近期,在加密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中,一些山寨币在币安交易所的报价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“闪崩”。这里为你梳理了事件的来龙去脉。

事件概述:异常的“零价”闪崩
根据多方报道和分析,在2025年10月10日左右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大幅下跌期间,Cosmos(ATOM)、IoTeX(IOTX)等代币在币安交易所的现货市场上,其价格图表曾短暂显示为极端低价,例如ATOM一度显示为0.001美元。在同一时期,这些代币在其他交易所虽也下跌,但仍保持着可观的价值,并未出现此类极端行情。
事后,币安官方对部分现货交易对出现的极端价格波动进行了说明。根据其公告,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:
历史限价单被触发:一些可以追溯到多年前(例如2019年)的长期限价买单,在极端市场抛售和流动性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被执行,导致卖单针对这些陈旧的订单成交,造成价格暂时大幅下跌的假象。
用户界面显示问题:部分交易对(如IOTX/USDT)因减少了价格显示的小数位数,导致在用户界面上看起来价格为零,但这只是一个显示问题,并非实际交易价格为零。
系统保护机制:币安强调,其合约交易采用的标记价格机制会自动排除此类异常价格,因此并未导致合约市场出现不公平的大规模清算。

市场背景与连锁反应
这次闪崩事件发生在一次剧烈的全市场下跌之中。据报道,此次市场回调导致超过190亿美元的杠杆头寸在24小时内被清算,是加密货币历史上最大的单日清算事件之一。在市场恐慌性抛售的背景下,流动性瞬间枯竭,做市商也可能暂时撤离,从而放大了价格波动。

币安的回应与补偿措施
事件发生后,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承认在极端市场波动下,部分用户遭遇了交易异常。币安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此次事件的影响:
发布官方说明:如上所述,币安公布了其对极端价格波动的技术调查结果。
推出补偿计划:币安宣布了多项用户补偿和支持计划。例如,针对因抵押资产短暂脱锚而导致被强制平仓的用户,币安进行了2.83亿美元的补偿。此外,还推出了一个总额高达4亿美元的救助计划,以帮助在期间遭受损失的交易者。

事件启示与注意事项
这次事件为加密货币交易者,尤其是使用杠杆的交易者,敲响了警钟:
理解平台机制:了解不同订单类型(如长期限价单)的潜在风险,以及交易所的标记价格如何计算,这对于风险管理至关重要。
警惕流动性风险:在市场极端波动时,流动性可能迅速蒸发,导致价格出现难以预测的剧烈摆动,甚至短时间内偏离其公允价值。

分散交易的重要性:将资产集中在单一交易所或过度依赖单一平台的流动性,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。
关注官方信息:在发生异常情况后,及时关注交易所的官方公告和说明,以获取最准确的事件解读和解决方案。

与此同时,有分析指出,由于系统响应迟缓,一些做市商(如Wintermute)选择撤离币安平台。
这导致在某些瞬间,市场上缺乏有效买盘支撑,系统因此将部分代币报价标记为“零”,尽管它们在其他交易所仍有正常交易价格。

此类“闪崩”并非首次发生。早在2017年,以太坊曾在GDAX交易所因大量自动化卖单涌入而瞬间跌至0.10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