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子(120.cOM):在美国政府关门一个多月后,华尔街笼罩在「资金管道」随时断裂的阴影下,宏观观察家Raoul Pal警告,联准会若不在月底前放宽流动性,市场恐怕再现2018年回购危机的剧本。常设回购便利(SRF)使用量在10月31日攀至503.5亿美元,凸显银行系统对短期资金的渴求,但「污名效应」让银行不愿频繁求援,资金缺口因而被隐藏在表面平静之下。
管道紧缩:准备金加速流失
流动性紧张最直接的导火线,来自财政部普通帐户(TGA)剧烈起伏和量化紧缩(QT)双重夹击。当政府发债或支出时,TGA在几天内就把资金从银行体系抽走;QT又持续缩减联准会资产负债表,两股力量让银行准备金像挤牙膏般被挤出。眼前景象与2018年至2019年隔夜回购利率飙升的前奏极为相似。联准会已紧急召集大型银行与纽约联储会面,讨论为何SRF未能成为「最后买家」。
财政部与联准会的流动性角力
流动性管理不再只是货币政策,而是牵涉选举与财政赤字的政治角力。市场人士指出,财政部希望资金透过银行贷款直达实体经济,以强化就业与薪资,并为2026年前的选战加分。此路线与联准会传统的量化宽松(QE)有本质差异:前者指向Main Street,后者多流向资产市场。
贝莱德分析强调,TGA的收支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银行准备金,使市场波动更剧烈;反观QE虽然规模庞大,却常被批评「渗透不到街角咖啡店」。Raoul Pal认为,财政部的做法等同于用「贬值的烟雾弹」来为巨额赤字买单,华尔街则在抵押品价格推升下间接受益。
短期纾困与eSLR长期解套
市场普遍预期,联准会本月可能扩大回购操作或提高SRF向度,为银行注入临时氧气。但真正能解除束缚的,是2026年第一季传闻中的eSLR改革。eSLR对大型银行持有国债与准备金的上限犹如紧箍咒,一旦放松,银行将能吸纳更多政府债务并重新杠杆化资产负债表。Raoul Pal以「巨型流动性火箭筒」形容这项改革,认为它将与TGA释放资金、QT压力缓解一道,在2026年汇聚成「流动性洪水」。
牛铃声与加密货币的角色
眼下,加密货币像被塞在压力锅中的安全阀,交易量与价格同步显示资金焦虑;然而,只要流动性闸门在2026年打开,等固定供给资产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。Raoul Pal描述未来的景象:「远处的牛铃声越来越响、越来越近。」
那是由7兆美元利息支付与债务扩张驱动的下一轮周期。对投资人而言,高流动性与高波动将同时到来,「万物密码」的核心就是掌握流动性何时、由谁释放。
当前局势看似只是一道技术性「管道调整」,实际上关乎货币政策、财政赤字与选举利益的交织。短线纾困措施或许能避免年底资金断链,但若eSLR最终松绑,全球市场势必迎来新一波资产价格通膨。
理解这场权力游戏,是投资人在风起云涌的2025年末,守住筹码并捕捉机会的关键。